一、簽合同時注意約定預算與結算浮動比例
范例:在沒有項目變更的情況下,竣工結算上下增減幅度不超過預算5%。
專家點評:一些不規范的裝飾公司往往以低廉的報價吸引消費者,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層層加碼,導致裝修費用“低開高走”,嚴重超標。其中貓膩就在于,裝飾公司在報價中少算工程量、少算材料支出,或者故意漏報必需的項目,如少算電位數量等。等到進入施工階段中,這些少算的部分不斷浮出水面,業主也只好乖乖地掏錢。而事實上,這些隱藏項目通過專業的測算是完全可以在施工前計算得到,并非是不可控因素。所以,為了防止裝飾公司“低開高走”蒙騙消費者,在簽合同時不要忘了約定有關預算與結算的浮動比例。
二、合同內要增加材料環保性能條款
范例:甲方(業主)或乙方(裝飾公司)提供的材料應當符合《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》。
專家點評:早在2002年,國家質檢總局就發布了《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》,其中規定了水泥、磚、板材、油漆等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中的甲醛、苯、氨等有害物質的限量,但是有些裝飾公司為了從材料中牟取暴利,故意在裝修合同中漏掉有關材料環保性能的條款,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對于采取半包形式的業主,這一點尤為重要,需要由裝飾公司提供的夾板、膠粘劑、防水材料等都有可能成為室內污染物的重要來源。當然,這一條也為朋友們提了個醒,購買裝飾材料別忘了查看環保檢測報告。
三、合同內要具體約定質量責任歸屬
范例:由于乙方(裝飾公司)原因造成質量事故,其返工費用由乙方承擔,工期不變。
專家點評:在專業性、技術性較強的裝修過程中,業主往往因為信息不對稱而處于劣勢,尤其當出現糾紛時,裝飾公司用各種借口要求業主承擔部分費用。事實上,按照標準合同的規定,這些費用應由裝飾公司承擔。為了逃避責任,這一條被許多不良裝飾公司故意漏掉,在發生質量問題時,以材料不合格等借口拒絕返工,更拒絕承擔相關費用。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,市民完全可以把這一條款作為“工程質量和驗收”部分的重要條款加入其中。并可以根據雙方實際情況,約定更加具體的補充條款。
四、簽合同時要明確驗收的具體事宜
范例:裝飾工程未經驗收或驗收通不過的,甲方(業主)有權拒收,乙方(裝飾公司)承擔返工及延期交付的責任。
專家點評:有消費者投訴,工程還沒有結束,就出現了墻磚脫落、木地板發霉的現象,裝飾公司卻以材料不合格或業主保護不當為由拒絕返工。其實,未經業主驗收且未投入使用的項目出現質量問題,應由裝飾公司承擔責任,并且業主有權拒絕驗收。為了防止裝飾公司以材料不合格為由推卸責任,大家還可以在材料交接環節使用《材料交接單》,在材料使用前交由裝飾公司驗收,并進行詳細記錄。《材料交接單》可將材料的品牌、規格、數量、單價、總價等信息一一登記,日后驗收通不過,裝修業主可憑借《裝修合同》和《材料交接單》要求裝飾公司返工或賠償。
1、虛報需求
以做家具常用的木板為例,本來是只需要“30張”就能完成,卻要虛報成“40張”。多余出來的10張板就不知去向了。
2、偷龍轉鳳
以刷墻常用的乳膠漆為例。為了保證裝修效果,裝修家庭通常會買市場上較好的那一種,比如,買的是100元錢一桶的真貨,但有些施工隊會偷偷地換成50元一桶的假貨來用,然后,把真貨轉手再賣出去。這樣,新居中用的實際上是50元一桶的假貨,當然,這是很難看出來的。
3、混水摸魚
因為大部分裝修家庭對工序不十分了解,有些人就利用這一點,謊報工程工序。本來一道工序能完成,卻報成了兩道。事實上,這些加進去的工序是不存在的,而裝修家庭因為這些工序所買的材料就會被轉移。典型的例子就是,在做一項泥工工程時,往往要求裝修家庭購買一些添加劑(這些添加劑一般都很貴)。雖然在泥工中使用添加劑是存在的,但有些根本就不是真的添加進去。
4、偷工減料
最明顯的例子就是,墻里走電線是一定要加保護管的,但有些施工人員卻把保護管去掉了,然后匆忙把線槽封閉。這樣,既省錢又省料,對施工方來說簡直是一舉兩得。